close

  央廣網北京5月8日消息(記者季蘇平)據中國之聲《央廣新聞》報道,今天國家發改委對外宣佈:將改進低價藥品價格的管理方式。在控制每天平均使用費用的前提條件下,放開低價藥品的最高零售價格,讓市場競爭為低價藥品"定價"。
  這次被列入低價藥品清單的藥品一共有500多個品種,1000多個劑型。各省區市在7月1日前向社會公佈本級定價範圍內的低價藥品清單。
  國家發改委藥價處處長宋大才:低價藥標準由國家統一來確定,主要考慮藥品的生產成本,市場供求和社會的承受能力等因素,目前低價藥劃分西藥不超過3元錢,中成藥不超過5元錢。
  記者:這個是每天的價格嗎?
  宋大才:單品種每天的使用費用。
  之所以把低價中成藥的標準定為5元每天,是因為最近幾年中藥材的價格漲幅較大,而中成藥的價格受其直接影響。那麼取消低價藥品最高零售限價之後,是否會增加患者的負擔呢?在宋大才看來這種可能性並不是很大。
  宋大才:這個政策實施以後,我們認為低價藥品總體上不會出現大幅度上漲,主要考慮這些低價藥品大部分都是多家企業生產,競爭比較充分。至於一些原材料價格上漲比較多,最高零售限價也沒有調整的品種,有可能適當地上漲,但是因為這種上漲我們覺得是合理的,另外有日均費用的控制,這種上漲也是可控的。
  換句話說,一旦這些低價藥的用藥費用超過西藥每天3元,中成藥每天5元,就會再次受到“最高零售限價”的管控。據測算,低價藥占我國藥品銷售額的20%左右,而此次被列入低價藥清單的低價藥品都在醫保報銷範圍之內,且報銷比例較高。
  減輕患者的用藥費用負擔是最近幾年醫改的關鍵,國家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出台了放開低價藥最高限價的政策呢?這就要說到不斷消失的“低價藥”了。
  朱女士長期受到關節疼痛的困擾,十年前她開始服用消炎痛,效果不錯,而且價格很便宜,一瓶藥才幾塊錢,可是後來她發現這種藥越來越難買到了。
  朱女士:我得的是惡性類風濕,經過多年大夫的摸索總結出當我因為類風濕發燒的時候,用消炎痛是有很好療效的,但是後來就買不到了,已經很多年了,同類的藥品比如扶他林和芬必得都起不到退燒止痛的作用。在消失前,我買100片的4塊多錢。
  有類似感受的還不僅僅是朱女士。隆福寺醫院藥劑科副主任王萍:
  王萍:低價藥,有的在採購的過程中就會斷貨,比如現在斷貨的谷維素,經常斷貨的B6註射液,呋塞米註射液,就是速尿註射液,就是很小的普藥,包括西地蘭這都是經常有斷貨的現象,消炎痛很長時間就沒有這個藥了。
  而在隆福寺醫院心內科主任趙新看來,這些經常斷貨的低價藥有的時候卻是不可替代的救命藥。
  趙新:真救命的一些藥都很便宜,比方說地高辛,這真是治療心衰的,西地蘭,速尿,這都是最經典和最管用的藥物,都沒有替代的,如果它的限價限得讓廠家生產不出來,這直接威脅到患者的生命。
  這些低價藥品的消失,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藥品的價格過低,很多企業不願意生產,轉而投向利潤率高的藥品。在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記者瞭解到,非常受京城百姓歡迎的黃連素的製造成本是5塊9每瓶,去年7個省中標,但是平均中標價是5塊8毛9,最低的中標價只有1塊4。談到新的低價藥管理方式,公司副總裁陳仙霞感到很高興,但是她有自己的擔心。
  陳仙霞:我們第一個擔心就是,低價藥確實能不能做到按照國家的政策執行,而不是最低價中標的這種方式;第二個擔心就是醫院願不願意使用這些低價藥。
  陳仙霞所提的最低價中標的方式,指的是在醫院藥品招標中,最低報價者中標的“游戲規則”。在低價藥的競爭中,往往最低報價的企業最後很難保證供貨,而且惡性競爭也讓游戲的參與者更註重價格而不是質量。宋大才透露現在低價藥採購規則發生了變化。
  宋大才:凡是納入低價藥清單的藥品以後就實行掛網採購,由醫療機構直接在上網交易,這樣就改變了以前一些地方唯低價是取的一些做法,應該講這有利於生產企業來生產這些低價藥品。  (原標題:發改委宣佈放開低價藥品最高零售價格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tkqfykcodpid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